【文化評析】
【資料圖】
作者:張焱
故宮文物的數字化采集與利用又有新進展。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,故宮博物院向社會發(fā)布2萬件院藏文物高清數字影像。而截至目前,“數字文物庫”文物總數超過10萬件,瀏覽量超3300萬次,是故宮博物院官網上最受公眾歡迎的數字產品。同日,依托互聯網公司數字孿生、虛擬演播、云音視頻創(chuàng)作等下一代互聯網技術,“故宮·騰訊聯合創(chuàng)新實驗室”正式成立。創(chuàng)新實驗室將一體化采集文物的多維度數據,加速文物數字資源采集、加工、展示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提升數字化質量和流程效率。
來自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報告顯示,新冠疫情加快了古老文博擁抱前沿科技的速度,與疫情之前相比,博物館的線上活動明顯增加,主要體現在線上藏品、線上展覽、活動線上直播和社交媒體的使用上。
今天,公眾在手機上登錄“云游敦煌”小程序,就可以進入高清還原的數字藏經洞中,近距離觀賞洞窟里的壁畫、彩塑和碑文等細節(jié)。不僅如此,公眾還可以通過人物角色的扮演,“穿越”到不同歷史節(jié)點,與多位歷史人物展開互動,“親歷”藏經洞的前世今生。三星堆博物館再次“上新”,通過三維掃描技術將3號坑出土的頂尊跪坐人像與8號坑出土的青銅神獸成功“拼對”,讓人們在跨越千年之后重見文物合體的模樣。
博物館作為承載、傳播文化歷史的主要平臺和工具,成為了解一座城市、一個地域乃至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“百科全書”。在裸眼3D、全息投影展示、VR虛擬現實、體感互動等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,博物館在文化傳播與共享、增強公眾互動性和體驗感、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,前沿科技與傳統(tǒng)文化在博物館上實現了深度的融合。
數字化的多年實踐,使得數字化與博物館已經超越了體與用的關系。古人將歷史寫在竹簡上、寫在絲綢上、寫在紙張上,但所有的當代史寫在數據中。勒石未必長存,鑄鼎未必傳世,今天不管是歷史的記錄方式、保存方式甚至記錄的深度與廣度,都已經徹底改變了。一些在文博領域世代恪守的準則被打破,灰飛煙滅不再成為必然,永久保存、永續(xù)利用成為現實。
但博物館的數字化意義僅在于此嗎?我們是否可以展望更深遠的未來?在幾年以前,我們曾感慨科技發(fā)展讓古老文博有了一張現代的臉,而今天數字化則讓博物館有了現代的心、數據的心,反而是線下的展品變?yōu)榱藬祿木呱怼膬鹊酵?,煥然一新的博物館將帶給人們什么樣的驚喜與體驗,讓人期待。
這樣的變化不是孤證。以文學與影視這對關系為例,隨著影視媒介的崛起和視覺文化的興盛,文學的審美形態(tài)發(fā)生了變化,由閱讀帶來審美想象轉變?yōu)橥癸@視覺感官,從而反過來使得文字具有更鮮明的視覺沖擊力。一些影視上使用的方法,促使文學創(chuàng)作特別是小說創(chuàng)作不斷進行內在的調整,蒙太奇等創(chuàng)作思維和視聽語言等敘事手段被嫁接、融合到小說的寫作中,文學具有了鮮明的影像化書寫的風格,文學在影視藝術的推動下,從平面的狀態(tài)轉變?yōu)閯討B(tài)的、縱向的、充滿畫面感、參與感、融入情節(jié)中的、多元的、超維度的閱讀方式。這樣互相影響、互相增長的變化也正發(fā)生在文博數字化的過程中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“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(zhàn)略”“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”,其深意正在于此。數字化技術不僅改變了傳播的方式,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時空觀——一眼千年、一眼萬里成為現實,文物從此“活起來”,文物會“開口說話”,古人的生活可觀可感,歷史與現實產生交疊……而也是在這樣的變革中,中華文明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與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才有了更大的可能與可塑性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3年05月23日 02版)
關鍵詞:
凡注有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或電頭為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的稿件,均為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,并保留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的電頭。
熱點
- 天天觀熱點:鹿邑縣中醫(yī)院醫(yī)健服務集團賈灘分院:全力打造特色科室品牌
- 科技創(chuàng)新積蓄強勁動能 助力智能制造跑出“加速度” 全球快播報
- 環(huán)球新消息丨公牛電插頭有什么作用_防觸電
- 拔刀劍合成表大全圖表_拔刀劍合成表|全球觀天下
- 城建分公司召開2023年二季度安委會會議-環(huán)球新消息
- 多款新能源車型燃爆市場,自主品牌“龍頭大哥”長城汽車又回來了_世界熱頭條
- 全球新消息丨藥企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投入不斷加大,這一賽道將持續(xù)火熱
- 日本正式出臺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,商務部回應
- 國足咋就不能踢阿根廷呢?中國男足的異類標簽
- 當前聚焦:大行評級 | 美銀證券:上調快手目標價至80港元 增長前景正面
頭條
- 依山傍水中 邂逅現實版《大魚海棠》 環(huán)球微動態(tài)
- 全球通訊!專網開通、經費“過河”、團隊攜手——粵港澳大灣區(qū)科技合作向縱深推進
- 熱文:總臺海峽時評丨涉臺提案再被拒,挑戰(zhàn)一個中國原則必然失??!
- 【萬人說新疆】新疆小伙用原生態(tài)音樂為家鄉(xiāng)代言-全球新動態(tài)
- 美聯儲:高通脹侵蝕美國家庭財務安全感 越來越多民眾入不敷出-全球熱推薦
- 世界要聞:聯合國前官員刊文:美國“沉迷于戰(zhàn)爭”導致債務危機
- 視評線丨造謠一張嘴,翻臉如翻書!美國就是這樣搞外交的?
- 世界觀|極端暴力在這里竟如此“隨意”
- 華春瑩連發(fā)5帖質問:如中國是“威脅”,對主權國家發(fā)動戰(zhàn)爭的G7是什么?
- 環(huán)球最資訊丨新華全媒+|我國啟動2023年珠峰綜合科學考察